
近日,媒体报道了中国篮球协会与篮管中心联合通报的整改情况,针对“联赛的赛风赛纪、行业风气及风险排查”等问题,经过六个月的努力,国家队精神状态和拼搏意志已有明显改善。此次整改工作主要围绕三个核心方面展开:
首先,在国家队管理方面,团队对巴黎奥运会周期内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反思,并制定了系统化的备战方案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洛杉矶奥运会。此外,建立复合型教练团队,并严格落实科学训练原则。
其次,职业联赛层面亟需改革,目前正在推行外籍球员政策的全面升级,同时增强外籍裁判的执裁力度,并加强赛风赛纪的治理,以确保违规行为能得到严肃处理。
最后,在赛风赛纪治理上,将建立健全“预警、处置、惩戒”机制,巩固反兴奋剂工作防线,全面执行“准入、检测、追责”制度,并常态化地开展食品、药品及营养品抽检。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汲取体育领域腐败的教训,特别是在赌球和资本绑架等风险方面,加强教育和提醒,与关键岗位人员进行深入的交流。
篮球媒体人付政浩在社交媒体上尖锐地指出,国家队球员竟然在央视节目中互相指责,这无疑反映出他们在更衣室中的氛围可能更加糟糕。在巴黎奥运周期,中国男篮不仅未能成功获取奥运门票,还在亚运会上遭遇菲律宾的羞辱,而作为众矢之的的张镇麟则被认为是最后一攻失误的替罪羊。
在央视的节目中,于嘉询问崔永熙有关张镇麟最后一投的表现,崔永熙直言不讳地评论这次机会。他表示,考虑到张镇麟的身体素质,此球应该是能进的选择。如果他真的没关注时间,那采取中投确实是合理的选择,但时间是绰绰有余的,因此此时对他来说,强攻或扣篮才是最佳途径。然而,胡金秋已占据好位置,这个机会本该转变为得分或创造犯规的机会。
显而易见,张镇麟因最后一攻失误而背负全部责任,而胡明轩的成功投篮则让他获得了英雄般的称号。这种颠倒黑白的舆论局势,无疑在人为制造舆论差异。崔永熙对此公开点评队友,显示出其对队友缺乏足够的尊重和合作意识,这种自大的言论不仅破坏了国家队内的和谐关系,更可能影响球队的凝聚力。
大家都知道,在2009年天津亚锦赛上,时任主帅的郭士强未能有效管理更衣室,导致一些老队员不服从安排,最终演出了“偷笑门”的事件。郭士强二度担任教练,绝不会再让此类情况重演。崔永熙和张镇麟未能进入国家队,除了伤病原因之外,是否也与这种团队氛围密切相关呢?